第八十三章 宝凤楼化缘【1 / 3】

《布衣首辅》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bbiqukan.com

次日众人再来酒厂隔壁的工场,坩埚已经准备好,李丹看了非常满意,就叫下料。

周贵生问火候,李丹告诉他比烧瓷器还要高些,把他吓了一跳。

李丹便告诉他:“你做陶器的火候比方是八百,做瓷器的就是一千二百,我现在要的是一千四百甚至一千六百!”

窑前烈火熊熊,热得众人难以近前。那两头驴子一头歇着,一头戴着眼罩走得欢,把大量空气压进炉膛。

大家都跑到了户外,陈三文不知李丹到底要做出个什么,正想要问,见他又在摸着下巴琢磨,便把话咽了回去。

“自如兄可知如何炼焦么?”

李丹开口问。

陈三文摇头,后面的吴茂接口说:“我知道,在广东见石炭场炼焦,据说比石炭更好用!”

“对,但要在密闭的窑里焖烧两天左右,让石炭把里面的焦油、沥青和石炭气都排出来,剩下的就是焦炭。

那东西炼钢更好用,能达到的炉温更高,出钢更纯。”

李丹指指不远处警卫:“像一般兵器都容易卷刃、折断,人们以为这是正常现象,殊不知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泰西有大马士革钢,东边有倭钢,他们的武器都知道好,但为什么好却没人思量过。

我认为无非就是几个原因:木炭里含有的碳起了关键用,而石炭里的硫却会让钢变脆;

另外炼钢过程中我们的炉火温度不稳定、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都使钢里的杂质难以清除;

当然,后期锻打也很重要,但是靠匠人手工锻打太慢、太昂贵也太辛苦了。”

“三郎这些日子一直在围绕钢铁思考,你是有什么想法?”

吴茂问。

“茂才兄,刀耕火种的时代人用的是石头、木棒,后来有了铜器,再后来有了铁。

我看今后的时代会是钢的时代,谁掌握了大规模、快速、低成本炼钢的技术,谁就是新时代的商界大亨!”

“哦?”

吴茂笑起来:“巡检官帽子不要,准备做陶朱公?”

李丹正要接话茬,忽然周贵生手下一个工人跑出来,叫:“大人,周工头说火候差不多啦!是否撤火?”

“慢来,不要一下子撤掉!”

李丹说着走过去:“告诉他把火降到比制陶低些,要慢慢降。”

边说边叫人拿个昨日烧好的坩埚过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