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逼出来的决定【1 / 2】

《大夏状元郎》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bbiqukan.com

郑经的这一表态,又算是帮他在宣帝爷这里稍稍挽回了一丝好印象。

道理很简单。

在这个时代,崖州确实还属于未开化之地,在中原一统后的秦代,它就被称之越郡外境,因位置偏远,一向就是四大流放地之一。

而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宋之后,都还未曾改变,包括鼎鼎有名的苏轼,也曾被流放至海南,然后留下了“食无肉,出无友,居无屋,病无医,冬无炭,夏无寒泉”的文字,由此可见,崖州的生活条件是何等的恶劣。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连做官都没人愿意去的地方。

现如今,郑经却表态,愿意去崖州制盐,那在宣帝爷看来,这绝对是对朝廷忠心耿耿的表现。

大夏国能制盐的海岸那么多,他为啥不选一个离会宁近的地方?

哪怕是选广州的南海郡,也比选崖州要强上许多啊!

不就是为了暂时不被现有的那些垄断盐业的世家所察觉吗?

反正宣帝爷是这么理解的。

因此,此前他内心的那一丝不快,现在几乎已消散一空,哪怕郑经要从中分去一半的收益,现在他也理解了,毕竟郑经要分银子的目的,是想让天下人都读得起书。

这印象一扭转,那宣帝爷也不能小气了,他立即表态道:“好,等你准备妥了,来告知朕,到时朕给你一个惊喜。”

什么惊喜?

除了从三品制盐御史的官职之外,起码还包括五百兵卒,以及两条大海船!

这是宣帝爷所能想到的。

之所以要给兵卒,当然是因为崖州是蛮荒之地,必须有人去保护郑经,以及即将建在那里的制盐场,总不能盐还没炼出来,人却被害了,那样可是大夏国的损失。

至于大海船,那就更好理解了,那么多人从会宁去崖州,当然是走海路最快,他总不能把郑经派去不毛之地,连个交通工具都不给。

想让马儿跑,却不给马儿吃草,没有这样的道理,他真要是让郑经两手空空就去崖州制盐,那这事一被传出去,他一定会被人骂昏君。

a"m.xiaoshuting.la"id="wzsy"xiaoshuting.la/a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