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大明听诊器【1 / 2】

“可能是吧,前日就有些头昏,还以为是天葵至惹得,又熬了夜,夜风一吹,就染了病,没事,过几天就会好了。”张嫣点头说道,抿了一杯姜茶,拿着朱由检批阅过的奏疏,再写上自己的意见。

当然扔垃圾桶也占了多数。

朱由检点头也拿起了奏疏说道:“今日就早些休息,一会儿让太医院的太医给皇嫂看看。”

“他们不会来的。”张嫣歪了歪头,说了一句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话。

“为何?”朱由检又放下了奏疏,讶异的问道。

大明皇室混的再跌份!也不至于混到连太医都请不动的份上…吧。

“天启三年,还有昨日晚上。”张嫣摇头说道:“其实我天生脉象比较乱,搭手诊脉诊不出毛病来。”

天启三年是张嫣肚子里的孩子被按掉的那一年,当时的他还是信王,住在宫里,他当然清楚一些细节,宫女、内侍、锦衣卫大汉将军,金吾卫禁军,都清楚是魏忠贤动的手,但是没人敢说。

这件事最诡异的地方,就是太医院的太医们,曾经给张嫣切过三次脉,都认为孩子无事,结果过了几日还是流产,为此天启皇帝大发雷霆,处理了太医,罢免了当时的院判吴万参。

这种事在大明上,简直不要太多。

洪武年间,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因医治无效逝世后,太医院诸医并妻、子皆斩。

医治武宗皇帝的刘文泰,是《本草品汇精要》的作者,启迪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的太医院院判,也是两次被罢免,两次差点被砍了。

大明太医院可不是世袭的医户可以担任,《职官》有明文规定,凡医家子弟,择师而教之。三年、五年一试、再试、三试,乃黜陟之。除了入院考试难,每年岁终,会察其功过而殿最之,以凭黜陟。

本来给皇帝和皇室后嫔看病,就是冒着误(误诊)则大不敬,要处斩;故(事故)直以谋大逆论,斩满门的风险。

如果冒着这个风险也就罢了,毕竟太医院院判,这也算是医学方士的最高位置了。

但是在嘉靖年间,壬寅宫变中,被勒的差点断了气的嘉靖皇帝,被太医许绅救活了,许绅不到半年,离奇的在惊悸中死亡,让太医院的工作压力又增加了几分,太医院的院判和太医们心里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雪上加霜也不为过。

李时珍当时做太医院院判,苦苦劝谏嘉靖皇帝,不要服用所谓的长生不老的丹药,可惜嘉靖不听,这么高的工作压力,皇帝还要服用丹药,大概也是李时珍直接放了没救了、等死吧、臣辞职三连的主要原因。

天启五年,朱由校落水之时,太医院连院判到太医,直接全数辞职致仕,导致魏忠贤不得不遍寻民间良医问诊。

再加上昨日朱由检在乾清宫正殿,亲自锤爆了陈德润的脑袋,太医院的太医心头可能会更加担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福晋来自末世[清穿]》【森趣阁】《活人深处》【书仙文学】《破云2吞海》《制霸超级碗》《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嫁给铁哥们》《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沧澜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