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度》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bbiqukan.com
为什么马桶不能用来种花?
让人饶有兴趣的是,古巴导游手册上点评了多处菜市场。我们拜访了导游手册上“古巴最大”和“古巴物产最丰富”的两处自由市场,一处在哈瓦那,一处在卡马奎,后一处菜市场还几乎成了我们在那座城市停留的理由。这本“全球最权威”的导游手册为什么这么喜欢介绍菜市场?体验生活气息吗?也许吧。了解民生那倒是拿得上台面的理由,这里的民生实在是有点儿艰苦,商品也显得匮乏。这确凿无疑。
根据我们的体验,最大的自由市场不过一个篮球场的大小——还需要除去篮球架和发球区的面积。最丰富的自由市场嘛,如果按照我九岁时中国自由市场的规模来说——都还比不上。
导游书上言之凿凿地写着:“这里是古巴全国最大的菜市场,如果你只能访问一家菜市场,一定要来这里。”但是,为什么?了解民生倒是拿得上台面的理由,商品的匮乏,在这里表露无疑。(古巴卡马奎2012年)
晨曦之所以格外动人,是因为希望从来不曾磨灭。(古巴卡马奎2012年)
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停止了对古巴的物质援助,接着,就解体了。美国的封锁和制裁却好像会延续千秋万代似的。
今天,古巴依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人均月工资只有二三十美元,算是不发达国家,但它又是世界上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的极少数国家之一。
2012年2月,是美国对古巴实施全面经济制裁50周年。当约翰·肯尼迪在这项制裁法案上签字时,美国青少年还在跳夸张的扭摆舞,美国宇航员还不曾遨游太空,美国总统还经常坐着造型酷炫、装着长长尾翼的凯迪拉克敞篷轿车,在全国各地拉票游行。
禁令生效8个月后,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如今,世界形势已巨变,那些酷炫的敞篷车早已经在美国销声匿迹,想看的话只有来古巴了。敞篷车里的那个美国总统已经在拉票游行途中被来复枪子弹击中身亡,而美国对加勒比海近邻的封锁却一如既往。
在古巴,美国强加的禁运一直是热议话题。古巴从医疗设备到修建跨岛高速公路、医院和中小学校所需的水泥,都极为短缺,古巴官方也将任何物资的短缺归咎于美国。
古巴经常在联合国严厉谴责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封锁,要求美国尽快结束“种族灭绝”式的封锁。像闹钟一样,每到秋天,联合国大会都会以压倒多数支持一项谴责禁令的决议。2011年11月,表示支持美国解禁的国家有186个,投反对票的只有美国和以色列两个国家。
在定期计算制裁让古巴付出的代价时,古巴官方会使用复杂的公式,将年利息、年底的黄金标准等因素考虑在内。按照古巴官方公布的数字,到2011年为止,美国49年的经济制裁一共给古巴造成了9750亿美元损失。
老爷车和它们消耗的石油是为外国游客服务的,但是古巴人还得吃饭,而且,他们不愿意把一切不如意的责任简单地推给制裁,他们想要行动。所以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古巴政府的倡导下,他们开始了一场“绿色革命”。我在BBC天才主持人蒙提·唐(MontyDon)的纪录片《环游世界八十园林》中看到,古巴人在城市中心的廊前屋后见缝插针地垦荒破土,开辟了数千个“城市农场”,尽管每个可能只有几十甚至几平方米大小,但是它们既种菜也种药,竭尽全力争取自给自足。这些菜园,就是胡里奥大夫兼家庭旅馆老板所说的“便宜、有效”的中药的产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郭子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b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